数控加工程序设计是指 将零件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机床的运动以及刀具位移量等信息用数控语言记录在程序单上,并经校核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分析图纸:
首先需要详细分析零件的图纸,了解零件的材料、形状、尺寸、精度、毛坯形状和热处理等要求,以便确定合适的加工方案。
工艺处理:
根据分析结果,选择适合的数控机床、工装(刀具、夹具、量具、检具),确定对刀点(程序起点),并尽可能使对刀点与工艺基准一致。同时,需要确定加工路线(走刀方式),以减少空行程,提高加工效率。
数学处理:
对于非圆曲线,需要用直线或圆弧来代替,以便进行直线或圆弧插补。对于用列表函数表示的型面,需要先拟合成曲线,再用直线或圆拟合。对于没有刀具补偿功能的系统,还需要精确计算刀具中心的轨迹。
编制程序清单:
根据上述处理结果,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如G代码、M代码等),将加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和操作步骤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识别和执行的指令,并编制成程序清单。
输入程序及程序检验:
将编制好的程序输入到数控系统中,并进行程序检验,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在线编程与离线编程:
一些编程软件可以方便地存入CNC系统内,实现在线编程。离线编程则是将编制好的程序通过外部存储介质(如U盘)输入到数控系统中。
通过数控加工程序设计,可以实现对数控机床的精确控制,从而完成各种复杂零件的加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