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床斜度循环编程通常涉及以下步骤和要点:
坐标系选择
数控车床的斜度编程通常采用三轴坐标系,即X轴、Y轴和Z轴。X轴和Z轴用于控制刀具在水平面上的移动,Y轴用于控制刀具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
斜度指令
斜度指令用于控制刀具的斜向移动。斜度指令通常由两个参数组成:
斜度方向参数:指定刀具移动的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
斜度数值参数:指定刀具移动的距离。
斜度角度计算
斜度角度是指刀具与工件表面之间的夹角。在斜度编程中,需要根据所需的斜度角度来计算刀具的移动距离。常用的计算方法有三角函数法和几何法。
斜度刀补
由于刀具的斜向移动,会导致刀具与工件表面之间产生一定的误差。为了保证加工质量,需要通过斜度刀补来进行修正。
编程语言
斜度编程可以通过数控编程语言来实现,常用的编程语言有G代码和M代码。通过在数控程序中设置相应的G代码和M代码,可以控制车床的刀架按照一定的斜切角度进行加工。
编程参数
斜度编程中需要设置一些参数来控制斜切加工的角度和方向。常用的参数包括刀具偏移量、切削方向、切削角度等。根据具体的加工要求,可以灵活设置这些参数来实现不同的斜切加工效果。
加工起点和终点
在编程程序中,需要指定加工的起点和终点坐标。起点和终点可以是任意位置,通过设定这两个坐标,可以确定加工的弧线。
弧度半径和角度
在编程程序中,需要指定加工的弧度半径和角度。弧度半径决定了弧线的形状和大小,弧度角度决定了弧线的弧长。
加工速度和进给量
在编程程序中,还需要设定加工的速度和进给量。加工速度决定了加工的快慢,进给量决定了每个切削过程中材料的去除量。
刀具路径规划
斜度加工需要规划刀具的路径,以确保切削的顺序和方向正确。刀具路径规划可以通过指定刀具的起点和终点坐标或通过插补运动来实现。
```
G71 U1 R1
G71 P1 Q2 U0.5 W0.1 F50
G0 X0 Z0
G02 X30 Z-15 R15
```
在这个示例中:
`G71`:表示斜度循环指令。
`U1`:表示X方向上的增量。
`R1`:表示半径。
`P1`:表示加工起点在X轴上的坐标。
`Q2`:表示加工终点在X轴上的坐标。
`U0.5`:表示Y方向上的增量。
`W0.1`:表示Z方向上的增量。
`F50`:表示进给速度。
`G0 X0 Z0`:表示移动到加工起点。
`G02 X30 Z-15 R15`:表示从起点开始,以半径15进行斜向移动,最终到达X=30,Z=-15的位置。
通过以上步骤和示例,可以实现车床斜度循环编程,从而满足复杂形状加工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