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自动仿形机的编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
离线编程
定义:离线编程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中对焊接机器人的路径和动作进行规划和优化。
步骤:
使用CAD软件创建焊接工件的三维模型。
使用专门的离线编程软件,将焊接工件的三维模型导入其中,并定义焊接路径和参数。
在离线编程软件中,工程师可以模拟和优化焊接路径,确保焊缝的合理性和焊接质量。
通过离线编程软件生成的程序文件可以上传到实际的焊接机器人控制系统中。
优势:
可以减少实际生产线上的停机时间。
焊接机器人可以在生产线上同时工作,而工程师可以在离线环境中进行编程和优化,不会影响实际生产进程。
在线编程
定义:在线编程是指通过与实际焊接机器人进行实时通信来编程和控制焊接过程。
步骤:
通过人机界面(HMI)或特定编程控制器进行编程。
工程师可以实时监控焊接过程,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示教编程
定义:示教编程是一种常见的机器人编程方法,通过操作人员手动引导机器人完成焊接过程,并记录其运动轨迹和焊接参数。然后,机器人可以根据记录的轨迹和参数自动重复焊接过程。
步骤:
操作人员使用教学板移动机器人终端焊枪手动跟踪焊缝,及时记录焊缝轨迹和焊接工艺参数。
机器人根据记录信息逐点再现焊接工艺。
特点:
逐点记录焊枪姿势的方法需要操作员作为外部传感器。
机器人本身缺乏外部信息传感,灵活性差。
对于结构复杂的焊接件,操作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教学,编程效率低下。
焊接环境参数发生变化时,需要对焊接过程进行重新教学,不能适应焊接对象和任务变化,焊接精度差。
离线编程
定义:离线编程是一种通过计算机软件在机器人本体之外进行编程的方法。操作人员可以在计算机上创建和编辑焊接程序,然后将程序上传到机器人进行执行。
步骤:
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创建焊接工件的三维模型。
使用专门的离线编程软件,将焊接工件的三维模型导入其中,并定义焊接路径和参数。
在离线编程软件中,工程师可以模拟和优化焊接路径,确保焊缝的合理性和焊接质量。
通过离线编程软件生成的程序文件可以上传到实际的焊接机器人控制系统中。
特点:
可以减少机器人的工作时间。
CAD简化编程的技术。
根据工况和应用情况构建模拟的焊接环境,CAD夹具、零件和工具的几何模型。
由于缺乏真实焊接环境的传感数据,结构的几何模型只是对真实焊接目标的部分描述,在焊接过程中必须进行偏差调整,因此离线编程难以描述真实的三维运动,不是特别可靠,焊接过程中必须实时控制偏差,以满足焊接过程的要求。
混合编程
定义:混合编程是一种结合示教编程和离线编程优点的编程方法。操作人员可以先通过示教编程记录机器人的一部分运动轨迹,然后在计算机上进行离线编程,将焊接过程分为示教部分和离线部分。
步骤:
通过操作人员手动引导机器人完成焊接过程,并记录其运动轨迹和焊接参数。
在计算机上进行离线编程,将焊接过程分为示教部分和离线部分。
特点:
充分发挥示教编程的易用性和离线编程的高效性。
动态编程
定义:动态编程是一种在机器人运行过程中实时生成和修改程序的编程方法。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焊接过程的需要,动态调整焊接参数和机器人运动轨迹。
步骤:
在机器人运行过程中,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焊接参数。
根据监测数据,实时调整焊接参数和机器人运动轨迹。
特点:
适用于焊接过程变化较大的场合。
自适应编程
定义:自适应编程是一种根据焊接过程的实时反馈自动调整焊接参数和机器人运动轨迹的编程方法。例如,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焊接过程中的熔深、熔宽等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自动调整激光功率、焊接速度等参数,以确保焊接质量。
步骤:
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焊接过程中的关键参数。
根据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