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16篇译文?

时间:2025-03-13 21:47:15 网游攻略

《孟子·梁惠王上》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利吾国乎?”

翻译: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翻译: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

孟子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翻译:孟子问:“用棍子和用刀杀人,有什么区别吗?”

曰:“无以异也。”

翻译:梁惠王回答:“没有区别。”

孟子曰:“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翻译:孟子又问:“用刀杀人和用政治手段杀人,有区别吗?”

曰:“无以异也。”

翻译:梁惠王回答:“没有区别。”

《孟子·尽心上》

天下之民,莫非爱生之乐死之苦,莫非畏威之严,而恶利之小;莫非爱其家,而恶他人之有。此四者,天下之民所同也。

翻译:天下的百姓,没有不渴望生命的欢乐,害怕死亡的痛苦;没有不畏惧权势的威严,而厌恶小利;没有不爱护自己的家庭,而痛恨别人的拥有。这四点,是天下百姓所共同具有的。

《孟子·公孙丑上》

公孙丑曰:“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顺。’放太甲于桐,民大悦。太甲贤,又反之,民大悦。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不贤,则固可放与?”

翻译:公孙丑说:“伊尹说:‘我不亲近不服从的人。’把太甲流放到桐城,百姓非常高兴。太甲贤能,又让他回来,百姓又非常高兴。贤人作为臣子,如果君主不贤,本来就可以放逐他。”

《孟子·万章上》

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而民不可曰尧舜。”

翻译: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而民不可曰尧舜。”尧舜之道,其大者也,犹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者亦未必深也。故禹、汤、文、武之德,其深者也。而舜、禹、文王之德薄,而能尽其厚,是其道盛也。夫舜、尧之道,可与入圣矣;其厚者也而不能入圣者,其负其大也。是故君子有志于仁,有志者事竞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君子有三不为:其一,不立志;其二,不立言;其三,不行事。君子所不为者,故不为也。其不为,故有为也,非为也;其为,则非也,是故不为之也。”

这些译文尽量保持了原文的意境和含义,但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可能无法完全传达原文的韵味和深度。建议结合原文和注释进行深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