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卧式编程可以分为手动编程和CAM编程两种方式:
手动编程
确定零件坐标系 :在机床上安装工件夹具,并确定工件坐标系。选择切削刀具:
根据零件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并设置切削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
编写程序:
使用G代码或M代码编写程序,描述加工过程中刀具的运动路径、切削参数等。
检查程序:
在计算机上进行程序的语法检查。
上传程序:
将程序上传到加工中心的数控系统中。
加工:
启动加工中心,按照程序执行加工过程。
CAM编程
导入或绘制零件:
使用CAD软件导入或绘制零件模型。
定义工艺参数:
选择加工工艺,并设置相关的加工参数,如刀具类型、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
生成刀具路径:
使用CAM软件,根据零件模型和工艺参数生成刀具运动路径。
模拟和检测:
在计算机上进行碰撞检测,确保刀具路径不会与零件或夹具发生碰撞。还可以使用模拟功能,在计算机上预先模拟加工过程,以验证加工路径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生成数控程序:
将加工路径转换为相应的数控程序。CAM软件支持各种不同的G代码格式,可以根据加工中心的控制系统选择合适的格式。
上传程序:
将生成的数控程序上传到加工中心的数控系统中。
加工中心的编程指令
G00
:快速定位到指定位置。
G01:直线插补,用于切削进给。
G02:顺时针圆弧插补。
G03:逆时针圆弧插补。
G04:暂停。
G05.1:预读多个程序段。
G07.1:圆柱插补。
G08:预读控制。
G09:准确停止。
G10:加工程序参数输入。
G11:加工程序参数输入删除。
G15:取消极坐标指令。
G16:极坐标指令。
G17:选择X&Y平面。
G18:选择Z&X平面。
G19:选择Y&Z平面。
G20:英寸输入。
G21:毫米输入。
G22:存储行程检查。
G23:存储行程检查删除。
G27:返回参考点检测。
G28:返回参考点。
G29:从参考点返回。
G30:返回第2.3.4参考点。
编程实例
确定工艺方案及工艺路线
分析图纸,确定安装基准。
确定加工方法和加工路线,按先面后孔,先粗后精的原则。
选择切削用量,根据有关手册查出所需的切削用量。
选择切削刀具和夹具
选择合适的刀具,如端铣刀、镗刀、钻头、丝锥等。
使用弯板夹具装夹端盖,选择A面为装夹定位面,利用4×M12螺纹孔作为夹紧螺孔。
编写加工程序
根据工艺参数编写加工程序,包括刀具路径、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
检查程序是否正确,包括路径是否正确、加工深度是否符合要求。
上传程序
将程序上传到加工中心的控制系统中。
加工零件
在加工中心上运行程序,开始加工零件。
检查加工质量
检查加工后的零件是否符合要求,包括尺寸精度、表面质量等。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有效地进行加工中心卧式的编程,确保加工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