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6指令用于编程加工螺纹,特别是对于三头螺纹(也称为多头螺纹),其编程格式如下:
```
G76 P(m)(r)(a) Q(Δdmin) R(d) G76 X(u) Z(w) R(i) P(k) Q(d) F(f)
```
各参数的含义如下:
m:
精车螺纹的次数,必须输入二位数(00--99),通常选择精车二次,所以一般输入02。
r:
螺纹退尾时的倒角宽度,二位数,一般情况下无须倒角,输入00。
a:
相邻二牙螺纹的夹角,即螺纹的角度,通常为60度,输入60。
Δdmin:
粗车螺纹时的最小切削量,千进位,一般可选择0.1mm或0.20mm,输入100或200。
d:
螺纹精车余量,单位mm,一般可选择0.2mm,输入0.2。
i:
螺纹锥度,直螺纹i=0,也可省略不输。
k:
牙型高度,千进位,一般可用0.6*牙距,输入3600,若螺纹规不能通过就再加大,反之减小。
Δd:
第一次切深,千进位,初步选0.5mm即500。
F:
螺纹导程,后续的I为英制螺纹,这里不管,直接F6。
X:
螺纹终点,即底径,前面选的单边深3.6,最终底径250-7.2=242.8。
u 和 w:
表示增量坐标值,即螺纹加工的起始和结束位置。
R:
表示刀具在切削前的回退量。
i:
表示锥螺纹的半径差,若i=0,则为直螺纹。
k:
表示螺纹高度(X方向半径值)。
f:
螺纹导程。
示例编程
假设我们需要加工一根具有内螺纹的管件,内螺纹的规格为M10,螺距为1.5mm,头数为3,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编程示例:
```
G76 P021260 Q250 R0.05;
G76 X200 Z-20 K2 R8 P90 Q2 I2 J0.05 F50.
```
解释:
`P021260`:精车螺纹次数为2,倒角宽度为1,螺纹角度为60度。
`Q250`:最小切削量为250mm。
`R0.05`:螺纹退尾时的倒角宽度为0.05mm。
`X200 Z-20`:螺纹终点的X坐标为200mm,Z坐标为-20mm。
`K2`:头数为2(即螺母直径内螺纹头数)。
`R8`:螺纹深度为8mm。
`P90`:螺纹形式为细长螺纹。
`Q2`:螺纹倒角半径为2mm。
`I2`:螺纹倒角半径为2mm。
`J0.05`:螺纹节距系数。
`F50`:螺纹进给,决定螺纹加工的螺旋角。
请根据具体的加工需求和机床参数调整上述编程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