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焊接机器人点焊编程的步骤如下:
准备阶段
将制作好的工装夹具放在焊接平台上或者变位器上,并使用定位销进行定位和锁紧。
选择示教模式
进入焊接机器人的示教模式,以便进行手动操作和编程。
建立新的作业程序
在焊接机器人坐标系(或轴坐标和工具坐标)下,手动操作机器人移动至适当位置,并记录该位置作为一个“点”。根据焊件的形状、焊缝数量和位置,记录若干个这样的“点”。
插入应用命令
根据需要,在程序中各个“点”之间插入适当的应用命令,如焊接速度、电流等工艺参数。
记录程序结束命令
添加程序结束命令来结束整个程序。
修正和确认
进行示教内容的修正和确认,使用“前进检查”和“后退检查”对程序中的各个“点”进行校正、增加或删除,确保程序无误。
设置起始点和结束点
作业程序的起始点最好设在机器人的参考点位置上,结束点位置与起始点位置尽可能设为同一位置,以减少发生碰撞的可能性。
考虑焊接顺序
如果焊缝数量较多,编程前应预先考虑好各焊缝的焊接顺序,以减少焊接变形。
布局点和数量
示教编程时应合理布局点的位置和数量,避免不必要的点,并确保机器人在点与点间能够顺利到达而不与焊件、工装夹具等发生碰撞。
调试程序
在示教模式下,以手动方式完整运行一次作业程序,确保没有危险的动作存在。
开启焊机电源,调整保护气体流量,开始自动焊接。
首道焊缝焊完后,停止程序运行,观察焊缝质量,如有需要则对工艺参数进行微调,然后继续焊接。一般经过2~3次调整后,焊缝质量能达到预期效果。
首件检查
首件焊件焊完后应进行首捡,首检合格后方可进行批量焊接。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川崎焊接机器人点焊的编程和调试。建议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具体焊件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焊接质量和效率。